在这一节里,保罗就先前(4:1-5)提出的3个劝勉,又增加了两个:1)焦虑和安宁;2)勤思考和常操练。
焦虑和安宁(6-7):对于一个信徒来说,[1] 他从来都没有焦虑的借口。我们是被要求“不为任何事情焦虑”的。但在现实中,焦虑就像一张大网笼罩着我们叫我们无法逃脱。而上帝已为我们开好方子,那就是不停的祷告!不过,仅仅告诉自己“不要焦虑”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让上帝知道我们自己的需求。我们将那些让我们忧虑的事情都化成不停止的祷告告诉上帝。而单纯的祷告依旧是不够,我们需要带着感恩的心去祷告。这就是说:祷告+感恩 = 平安。这个等式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带着感恩祷告,就一定会获得平安。是的,平安是上帝承诺给那些带着感恩祷告的人的。“神所赐的平安......必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这是上帝给我们的承诺,他所赐的平安会保守我们的内心不会有惊涛骇浪。当我们把心中所求告诉上帝,上帝就会用平安包裹我们的心怀和意念,让我们不再害怕。也许我们心里怀疑上帝带来的平安是否真能战胜我们的焦虑,但保罗给出了答案,”上帝给我们的平安,是超乎我们的理解的“。上帝的平安能让我们内心平和,这是我们的思维高度所不能及的。我们不需要担心上帝的平安不够用,不够带走我们的压力。上帝给了我们的是一剂治愈焦虑的特效药。带着感恩的心,我们就可以拿到这副药。对于信徒,不祷告,不感恩会让他的忧虑无穷无尽;而时常祷告(带着感恩)就会浇灭他心里的恐惧之火。
勤思考和常练习(8-9):保罗最后以谈论基督徒的内心世界来总结这一段。保罗号召我们把心专注于如下基督徒品质上:真实(对照于谎言),严肃(对照于轻浮),公义(对照于不正当),纯粹(对照于污秽),可爱(对照于攻击),有美名(对照于可耻)。保罗把这些品质归纳为高尚的,是应该被称颂的。通过这个归纳,保罗将基督徒的品质扩展到这六项以外的任何高尚品质。由此,我们心里应该知道这些都不是遥远的想法,尽管他们一开始听上去像。他们实际上构成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切实可操作的生活模式。在第9节,保罗也提醒腓力比人,这些品质保罗已经教过他们并且亲身示范过。这些品质,腓力比人已通过保罗听闻(通过保罗的劝勉),已通过保罗学得(通过保罗的教育),也从保罗身上亲眼目睹(通过保罗的亲身示范)。腓力比人必须重视他们已经知道的这些品质上并且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