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13-14) 保罗在这里继续为我们解释为什么要独独顺从耶稣基督(2:6,8)[1]。除在2:12节给我们展示的埋葬和重生的画面之外[2],保罗在这里又将我们的皈依转变描述成死与生的区别。当我们的灵魂死了的时候[3],上帝[4]却让我们的灵魂同耶稣基督一起复活。这种变化是基于对我们的罪(“我们所有的过犯”)完全的原谅。天父上帝赦免了我们灵魂上所有的债务从而使我们不需要再为我们的罪做任何偿还(参见希伯来书10:10-14)。保罗用震慑人心的耶稣基督受难的画面刻画了我们的债务书如何被天父钉到了十字架上。在主耶稣里,我们被给予了全新的生命和一份清白的履历。
自由和胜利(15) 保罗随后又回到了关于灵魂世界的话题。[5]通过主耶稣,天父上帝击溃了魔鬼的势力,让他们自饮惨败的结局[6],正是由此我们才得以彻底从他们的淫威下逃脱重获自由。作为归属于主耶稣,并将其奉为“所有权柄和统治的元首”(2:10)的人,我们不能被恶魔的势力吓倒。我们是上帝的子民;他的圣子耶稣基督会保守我们,不让恶魔近身(约翰一书5:18-19)。
[1] 这段解释是从2:9开始(“因为在他里面”)。我们顺从于耶稣基督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不被别的任何事务束缚。
[2] ESV和NKJV的版本都以“并且”开始2:13节(在NASB中被省略了)。保罗继续讲述我们在主耶稣里的新生命。
[3] 保罗也将灵魂的死亡比喻作“未与你的肉身割离。” 用来描述割离的这个词(a-kro-bu-sti-a
[ἀκροβυστία]) 与2:11节提到的割礼 (pe-ri-to-mē [περιτομή])没有关联。2:11节讲的是受众歌罗西人的外邦人血统。作为外邦人,他们是在上帝与以色列人契约之外的,无法进入上帝的国度。而灵魂的死亡是关乎罪恶和与上帝的背离。
[4] 天父作为主体出现在这几段经文中,耶稣基督扮演的是非主体的其他角色:“他[天父]让你和他[耶稣基督]一起重生”,“他[天父]......把它钉到了十字架上[耶稣基督受难的地方]”,以及“他[天父]昭告天下......已经通过他[耶稣基督]征服了他们”。
[5] 2:15节没有用连词开头,且不再讨论皈依转变的话题(2:11-14)。但是这里并没有引入全新的议题,其实保罗在之前的章节已经间接提到了关于灵魂势力,如2:10节(“所有权柄和统治”)。也可参见2:8节(“这个世界的基本法则”)以及1:16节(“执政的、掌权的”)。
[6] “击溃”和“征服”说的是这次惨败。我们可以从耶稣基督的传道(路加福音10:17-18;以及马可福音1:22-27,34;5:1及之后;7:24及之后)和他的死亡(希伯来书2:14-15)窥见一二。同样也可参见启示录20:10节提到的撒旦的最终审判。